在电控发动机正常工作时,故障自诊断系统监视电控系统各部件和ECU自身的工作,各传感器输入ECU的信号和ECU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平都在规定范围内。一旦ECU的输入输出信号中,有超出规定范围的信号,自诊断系统即判定该路信号发生故障,此时,立即点亮仪表板上的故障灯,并将发生的故障以代码的形式存入ECU的存储器中。进行故障诊断时,按规定的操作方法,即可逐一调出故障码,按故障代码表查出故障部位,故障码为故障的诊断带来了极大方便。但是,如果不能正确运用,过分迷信故障码,甚至不加分析,照本宣科,盲目地按故障码内容去维修或更换相应的传感器或执行器,不但不能解决问题,还会导致新的故障,最终误入歧途。
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时,若故障灯并未点亮,就应按没有电控系统的发动机那样,首先检查排除机械故障,油、气路故障。并非电控车就非要用电脑检测仪和故障码去诊断和维修,否则原本与电控系统无关的故障却去检修传感器和执行器及其电路,费时劳神走了弯路,而真正的故障却没有及时找到。例如:有一辆富康988Ex-1轿车,故障是发动机加速不良、油耗增大、排放超标,发动机故障灯未亮。在修理厂检修时,维修工首先检测了燃油系统的油压,显示正常,但还是更换了燃油滤清器,清洗了喷油器,故障仍存在。接着进行自诊断测试,调码显示正常,维修工仍认为电控元件有故障,先后测试了水温传感器、空气流量计,并做了新旧件对比实验,此后还检查并更换了火花塞,故障依旧。后询问车主谈到故障是在几天风沙天气之后出现。当检查空气滤清器时,发现滤清器已被泥土覆盖,用清水洗净吹干装复后试车,故障排除。
自诊断系统无故障码显示,是否就肯定电控元件没有故障呢?不是。前边说过,当某传感器输入的信 号超出规定的范围时,ECU才判断为故障。当然范围之内的信息误差ECU是不能认定的,就没有故障码显示。很多车型的喷油器、怠速控制阀、燃油系统电路等不在自诊断系统监视之内,出现故障后,同样无故障码显示。由于许多电控元件的故障自诊断系统无法监测,因此,维修时就不能过于依赖诊断系统的作用,而忽视了对这些传感器执行元件的检测。例如:一辆上海别克轿车,在车速达到80km/h时,有时会出现加不上速的现象,最高车速只有110km/h,调故障码显示为“12”表示系统工作正常。在检测进气排气系统正常的情况下,对节气门位置传感器(TPS)进行测试。发现,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大,输出电压逐渐上升,当开度到70%时输出电压开始波动,节气门全开时,输出电压还不到3V。拔下TPS接头检测中间端子(信号输出端子)对地电阻,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增大,到4kΩ左右,瞬间跃变,时大时小,更说明此处滑动电阻有烧蚀现象,接触不良,更换TPS后故障排除。
发动机供油系统、供气系统及电控系统中各部件工作性能的好坏是相互影响的。比如:燃油泵损坏或喷油头堵塞、进气系统漏气都会导致混合气过稀,此时氧传感器电压始终处于低电位,自诊断系统就会判定为氧传感器故障,从而设置相应的故障码。配气相位严重失准时(齿形带过松跳齿),发动机压缩冲程时进气门打开,会导致进气管内压力升高,使进气压力传感器输出电位过高,显示为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。有时氧传感器失效,却显示空气流量计信号不可靠。这说明,故障码与故障并不是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,自诊断系统会显示虚假的故障码,给出错误的故障信息。下面举例说明:
例1:一辆广州雅阁轿车,故障指示灯亮,读出故障代码为氧传感器问题,更换氧传感器后,过了几天,故障指示灯又点亮。检测氧传感器电压信号,发现均在低范围内波动,可见混合气过稀。测量燃油压力较低,更换燃油泵后,故障排除。
例2:一奥迪2.8L、A6发动机,怠速时发抖,加速无力,且故障灯亮,调取故障码,读出空气流量计故障且含氧传感器信号无变化。根据故障码首先检查空气流量计,发现其信号及线路均正常,检测氧传感器,确认氧传感器失效。更换氧传感器,清码,热车后故障灯依然点亮。分析认为可能是催化转换器脏堵,更换后,清除故障码,再次启动,故障排除。该车由于催化转换器堵塞,造成发动机排气不畅致使氧传感器长期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而失效;同时由于排气不畅,间接造成进气也不畅,引起空气流量计报警。
例3:捷达5V机怠速不稳,用V·A·G1551读取故障记忆时,显示为空气流量计故障,但具体检测空气流量计电路时情况正常,更换空气流量计,故障依旧。通过检测全车数据块,发现氧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频率慢,正常值是20~30次/分钟,此车平均只有5~6次,说明氧传感器有故障。更换氧传感器,故障排除,分析认为,虽然氧传感器失准,造成误调节,但从结果上看和空气流量计严重超差,造成氧传感器无法调整是一样的,这里电脑优先考虑重要信号即空气流量计信号。
另外,通过自诊断系统还会读出一些历史故障码,即故障已经排除而没有及时清除的故障码,我们应及时清除,排除干扰。